点击上方“关注”,每天为你分享最新外贸资讯以及外贸开发客户技巧,私信我回复“广交会”,送你最新广交会国外采购商名录
外贸头条
1
欧盟对脸书收购美国卡斯特默公司展开深入调查-外贸头条
去年11月底,脸书宣布收购创立6年的卡斯特默公司,该公司是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供应商,为企业提供单一工具管理与客户之间的所有互动,包括电话、电子邮件、短信、WhatsApp、Messenger和Instagram等。
欧盟委员会今年5月启动对该收购行为的一项初步调查。初步调查侧重于脸书是否会滥用来自卡斯特默公司的消费者数据,使其在个性化广告中获得不公平的优势。但欧盟委员会调查发现,脸书可能会阻止卡斯特默公司的竞争对手使用脸书的即时通信软件,或降低用户对这些渠道的访问权限。
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说,这种策略可能会减少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供应市场的竞争,从而导致企业客户面临价格更高、质量更低和创新更少的产品,继而转嫁给消费者。
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·韦斯塔格说,调查旨在确保交易不会损害企业或消费者,并且确保脸书获得的任何数据都不会扭曲竞争。
今年6月,脸书寻求欧盟批准这一交易,截止日期为8月2日。欧盟委员会在2日的声明中说,将这笔交易的评估截止日期设定在12月22日。
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威彻斯警告,材料短缺致使许多公司不得不削减生产计划,而交付瓶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,“材料短缺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同,但每个行业都会受到影响”。
此外,德国媒体称,原材料短缺以及“德尔塔”毒株的传播近期都给德国的商业环境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德国以弗经济研究所近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,商业景气指数于7月份下跌,参与调查的企业经理认为,未来六个月的业务前景不容乐观。
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与市场主体形成良性互动,随着“放管服”改革的不断深化,已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制度动因。减税降费,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。我国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始终坚持以“减”为主基调,屡次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门槛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7.6万亿元,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,实实在在减少税负负担。证照分离,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是历次放管服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,在全国直接取消68项审批事项,审批改为备案15项,实行告知承诺制37项,充分释放新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热情。政策直达,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细。促进惠企政策科学精准与及时高效触达,始终是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发挥成效的关键。今年上半年,税务部门已精准推送44批次税费优惠政策,惠及纳税人缴费人4.56亿户次。
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,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挑战。一是部分行业进入难,隐形壁垒仍然存在。从行业分布上看,利润率较高的石油、医药、土地管理、资本性服务业等行业新办市场主体较少。从利润率来看,新办涉税主体利润率低于全部涉税市场主体的平均水平。这些现象说明,部分行业仍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和垄断利润。二是亏损企业退出难,优胜劣汰机制无法完全发挥。目前部分地区的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,强制清算或破产清算流程仍较繁琐,导致不少企业主选择搁置办理,妨碍了新兴主体的进入和市场的“新陈代谢”。三是惠企政策落实难,到企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仍需进一步打通。与此同时,中小企业经营场所分散、经营方式灵活、经营业态新颖,对政策实施的灵活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如何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成长,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?首先,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持续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。要着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,营造开放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;持续推动商事活动便利化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其次,要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持续为中小企业减负。最后,要保持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稳定,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。
从分项指数来看,制造业投入物价指数从6月的92.1降至7月的85.7,表明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,7月该指数获得16个月来最大降幅;供应交付指数从5月触及的47年高位的78.8进一步下滑,6月为75.1,7月进一步降至72.5,显示交货出现放缓。
此外,7月前瞻性指标ISM新订单分项指数也从6月的66.0降至64.9。这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。但由于工厂库存仍然很低,企业仓库几乎清空,新订单增长放缓可能会出现逆转或保持在最低水平。衡量工厂就业的指标出现反弹,显示7月工厂雇用了更多人手,但制造商仍抱怨工人短缺。此前该指标在6月小幅下降,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。分析师预计,6日将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可能继6月增加85万人后,7月再增加88万人。
对此, ISM主席提摩西·菲奥里指出:“供应和需求动态似乎数月来首次接近平衡。部分原因可能是消费正从商品转向服务。”
FHN Financial首席分析师克里斯·罗表示:“制造业正从不可持续的繁荣放缓至可持续的强劲,供应商交付和投入物价分项指标放缓表明,瓶颈正在缓解,但两者仍保持在高位,足以表明供应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。不过,从市场和政策的角度来看,取得的进展是重要的。”
此前,美国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(GDP)按年率计算增长6.5%,增幅略高于第一季度,但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%-10%。
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当季增幅达11.8%,高于前一季度的11.4%。但显示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%,远不及前一季度的12.9%。库存拖累当季经济1.13个百分点,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,凸显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持续影响美国经济复苏。
此外,物价问题正在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一大困扰。今年第二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(PCE)价格指数按年率计算增长6.1%,为近年来最高水平。
供应链瓶颈继续制约经济复苏
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称,美国7月份制造业活动仍然活跃,但与前几个月相比有所放缓,供应链紧张继续成为增长的一个重要阻力。
新订单指数从6月的66.0略微回落至7月的64.9,积压订单指数则增加到非常高的64.5。受访者反映说,他们的公司和供应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水平。
供应链瓶颈问题在短时间内仍难以解决。
以半导体为例,在过去数年里,各半导体公司重视尖端技术的开发。全球产能2017-2019年停滞不前。自2020年起转为扩大,但跟不上需求增长。
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(WSTS)的统计显示,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4403亿美元,增至10年前的近1.5倍。随着汽车和家电的数字化、5G通信普及等,半导体需求增加,2021年、2022年市场将以每年1-2成的速度增长,有望创出历史新高。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网站报道称,全球半导体短缺的化解很可能要推迟到2022年以后。
美国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帕特·基辛格也认为,半导体供应短缺“恢复正常需要1-2年时间”。现在的情况是连用于增产的制造设备都拿不到足够的半导体,供需处于异常状态。
提摩西·菲奥里预计,随着第三季度开始,制造业所有领域都受到原材料交货时长接近纪录高位、关键基础材料持续短缺、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以及产品运输困难的影响。
另外,德尔塔毒株已经成为美国主要的新冠变异病毒,威胁经济复苏。同时,近几个月来美国新冠疫苗接种进度迟缓。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7月31日公布的数据,30日全美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达到101171万例,为今年2月7日以来的单日增幅最高纪录。此后略有回落。
7月31日起, 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重新执行强制口罩令,其他多个州、县及城市也纷纷重新实施口罩令。

作者:外贸讯,每天分享最新外贸资讯,外贸获客技巧。关注并私信我回复“广交会”,送你最新广交会国外采购商名录。
微信号:zz8023zyw手机号:13213944560公众号:外贸讯邮箱:waimaoxun@163.com